引力
引力势能,物体(特别指天体)在引力场中具有的能叫做引力势能,物理学中经常把无穷远处定为引力势能的零势能点,引力势能表达式是E=-GMm/r。是标量,单位为焦(J)G为引力常数,M为产生引力场物体(中心天体)的质量,m为研究对象的质量,r为两者质心的距离。人们熟知的重力势能是引力势能在特殊情况下的表达形式。 万有引力势能 = −(G×M) / x G = 6.674 × 10-11N(m/kg)2 M = 质量 x = 距离
万有引力定律(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)是艾萨克·牛顿爵士(Sir Isaac Newton)在1687年于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上发表的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。定律内容如下: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。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,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,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,公式表示:F=G*M1M2/(R*R)(G=6.67×10-11N·m2/kg2)。 牛顿在前人(开普勒(J.Kepler)、胡克(R.Hooke)、雷恩(C.Wyen)、哈雷(E.Halley))研究的基础上,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,在1687年于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上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,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:F = Gm1m2/r2 这里 G = 引力常数 = 6.6726 x 10-11N-m2/kg2 m1 =物体1质量 m2 =物体2质量 r = 两物体距离